人際交往中如何釋放壓力(下)

17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

 

譬如我使用認知療法的框架去引導許多向我咨詢的人時,通常在咨詢者敘述完情況之后,他們很多人總會說出這樣一句話:“咦?我忽然感覺好像根本沒什么問題需要咨詢你/這件事好像根本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嚴重?!眽毫ψR別的模糊性源自于: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其實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冷靜的直面這個問題,看看這個問題究竟是什么,它是怎么產(chǎn)生的?它會引發(fā)何種實際的后果?是否在我的能力處理范圍之內(nèi)?是否在我的風險承受范圍之內(nèi)?他們并不會在意識層面冷靜的先認清楚問題,而是在沒想清楚的情況下,就反復的將一個模糊的狀況給夸大,他們沒有付諸行動來將這個問題解決,而是持續(xù)的任由這個模糊的問題留存于自己的腦海中。于是,一個“模糊的、無法入手去處理”的問題,持續(xù)的留存于你的意識中。

 

而這意味著什么呢?

 

這意味著持續(xù)的對你的消耗。它會持續(xù)的消耗你的自控能力和意志力,于是你越看著這個模糊的問題發(fā)愁,就越解決不了;越解決不了,你就越無力,越發(fā)愁。所以,“我的母親逼我結婚”,類似于這樣引發(fā)壓力的事情,其實都和當事人根本就沒想清楚這個問題有關。你的母親逼你結婚,她是怎樣逼迫你的?是用刀子架在你的脖子上說不結婚就把你的雙下巴給刮掉?還是用繩子綁著你并安排十個彪形大漢每天帶著你出入于本市各大婚介公司了?還是威脅你不結婚她就上吊?假如你不結婚你母親就上吊的概率幾何?是真的見你不結婚就一瓶百草枯直接干了、還是只是嘴上說說威脅你呢?假如你的母親只是口頭上逼迫你,并沒有任何實質(zhì)性的動作,也沒有限制你的人身自由,那么這就說明其實這只是一種“虛幻”的壓力,你直接就可以將這個事情忽略,沒有什么必要再去浪費時間糾結和思考這件事情。你明確的思考清楚了這件事情,能夠意識到這件事并不會給你造成實質(zhì)性的損失,或者一個損失是不可避免的、這件事是你無法改變的,那么你就能夠接受事實。如此一來,所有這些虛幻的壓力都不會真正困擾到你。

 

但假如這些壓力是實有的、會對我們造成實質(zhì)性的損失呢?

 

譬如說你的母親就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人,給你撂了話,明年還結不了婚,她就翻進本省最大動物園的欄桿,去單挑三只老虎和一頭土撥鼠。

 

這樣的話,問題的核心就變成了你的“個人人生準則”是什么?

 

生活的過程是一個持續(xù)的做出選擇的過程,我們做出選擇所依靠的,就是我們內(nèi)在的準則和價值觀。一個邊界非常清晰的人會意識到:你和你的母親是兩個個體,你們都有著自己的意志。你的母親因為你不結婚就自殺,這和詹姆斯·小劉因為納蘭容若沒和祝枝山在一起就自殺是一樣的。對方?jīng)]有控制你自由意志的權力,對方選擇自殺也和你沒有任何關系,這純粹是她自己的選擇,這并不是你的責任。你要做的是基于親人的立場盡可能的勸誡和阻止你的母親自殺,但如果這件事真的不幸發(fā)生了,你也悲傷難過,但自始至終你都會清醒地意識到:你母親自殺是她自己的選擇,不是你的錯,也不需要你承擔責任。但假如你說自己非常在乎自己的母親,不能接受她自殺這件事的發(fā)生,所以你寧愿讓自己隨便找個人嫁了,也不想讓母親傷害自己。這當然也可以,這說明的是在你的價值觀中,母親的生死比你的婚姻自由更重要,所以,你為了不失去一個重要的東西,而放棄了一個相對不那么重要的東西而已。這就好比你想要一臺大型挖掘機,和一個復古小推車,但是你資金有限只能買一個。你權衡之后,選擇了挖掘機放棄了小推車。這就和你權衡之后選擇了母親的生命,放棄了自己的婚姻自由是一樣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你也要意識到:實際上這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你和一個沒感覺的人結了婚,你并不喜歡這個選項,但這仍舊是你自己做出的選擇。很多選項就是具備利弊兩面性,選擇和一個不喜歡的人結婚,但同時也得到了你母親生命的保存。生活中很少有什么選項是能夠令你完全滿意的,譬如你選擇了一個戶型完美但離市中心很遠的房子,你不喜歡離市中心很遠,但是你不喜歡的這一點,正是你自己主動選擇的。

 

意識到這是自己的選擇又能怎樣呢?

 

當你意識到你生活中一切的選項都是你自己的選擇之后,這意味著你能夠100%的為自己負責。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也為自己的感受負責。不管現(xiàn)實情況多么的復雜,只要最終這是我做出的選擇,我就要完全的接受它,我就沒什么好抱怨的,我也沒什么好不滿的。“我會完全的為自己的生活負責”,這樣一種認識和心態(tài),意味著心靈真正的解放和自由。心靈的自由和有沒有人管你,有沒有人施加壓力給你沒有關系,而是只在于你意識的清醒。倘若你一直渾渾噩噩的生活,從不主動的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也不能建立清晰的個人準則,那么你就會淪為由身體本能和習慣驅動的一臺機器,成為滿足別人需求和欲望的工具。人身難得,人生有限,這短短的幾十年要經(jīng)歷什么,要怎樣度過,你自己不去思考,沒有別人會為你負責。

 

3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www.lnyyrc.com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0-04-10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3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