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存在主義(上)

36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淺談存在主義(上)

 

存在主義認為,人類心理問題的根源,有四個存在命題:死亡、自由、孤獨、和無意義。所有人都無法避免,由這四個命題所引發(fā)的焦慮。我們?yōu)榱藢@些焦慮進行防御,因而就導致了各種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的產(chǎn)生。死亡焦慮,是這四個存在命題之中,最重要的一個。為什么呢?因為我們對死亡的焦慮,實際上已經(jīng)涵蓋了其他三個終極命題。死亡會喚起我們最底層的焦慮,其根本性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害怕死亡,這是一切生命體、在生物層面的本能。一切生物,都是基因為了延續(xù)和復制自身的載體。所有的生物都會對死亡感到本能的恐懼。

 

如果沒有“死亡恐懼”這種基本的生物本能設(shè)置,我們可以設(shè)想一下,也許地球上的生物早就滅絕了。所以為了令我們這些基因載體們,能夠拼命的去競爭,拼命的存活下去,從而保證基因的延續(xù)?;蚓驮O(shè)置了“遇到危險——感到恐懼”的指令,從而促使我們趕緊做些什么來逃避危險,從而消除恐懼這種不舒服的感覺。

 

第二個原因在于:死亡會殘酷的摧毀你一切的心理防御,摧毀所有的社會建構(gòu)。令使用各種防御機制逃避現(xiàn)實的我們,不得不在死亡面前,眼睜睜的去面對三個我們一直不愿面對的真相:

 

1.人生毫無意義。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死了之后,你在世上所建構(gòu)的、所留下的一切都會消失。

 

2.你終究只是孤獨一人,沒有任何別的人,別的神可以幫你承擔或者規(guī)避死亡這件事,你只能夠獨自一人進入死亡。

 

3.你并不是自由的。在你的一生中有無數(shù)你留戀的美好,令你不愿意失去,但是在死亡面前,你無法控制這些,你沒辦法永遠的持有你想要的美好的東西。

 

人和動物的區(qū)別,第一在于我們有很高的自我意識,第二在于我們擁有社會屬性。所以動物只能夠體驗到本能層面的死亡焦慮,但人類卻還能夠體驗到社會建構(gòu)層面的死亡焦慮。自我意識,本質(zhì)上就是你形成了非常清晰的“我”這種感覺。我們通過反省自身的能力,從而感覺到了“自我”。死亡意味著這種“自我感”被摧毀,意味著你的自我主體意識將要消失,將要不存在了。這種“我會消失”的認知,它帶給我們的,首先是一種自我逐漸分散消融的痛苦,其次才是自我分散消融所導致的隨之而來的失控,未知,和一下子什么都抓不住了的恐慌。因此我們要明白,人類的死亡焦慮本質(zhì)上是兩種東西:一種是生物本能的恐懼,一種是自我意識將要消失的恐慌。

 

第一種生物本能的死亡焦慮,這是生理的設(shè)定,我們不需要思考怎樣刻意的去處理它。

 

第二種由社會建構(gòu)的死亡焦慮,才是我們需要去把它拿出來,放在眼前去觀察和思考的,這也是我們這個視頻所要去談論的。

 

但是在此之前需要先闡明,世界上絕大多的人,可能并不需要去思考怎樣處理死亡焦慮的問題。為什么呢?因為死亡焦慮雖然會令多數(shù)人都感到困擾,但是它只會對那些「自省深度」突破了社會意義的人群,造成嚴重的困擾。“社會意義”,是評判人的自省深度的一條分界線。在“社會意義”之內(nèi)進行的自省,就是屬于佛教里談論的世俗諦;在“社會意義”之外進行的自省,就是圣義諦。

 

怎樣來理解這一點呢?

 

舉一個例子:譬如我面前有一瓶可樂,我們?nèi)ニ伎?,制造可樂有什么意義呢?我們可能會得出一些結(jié)論:制造可樂可以滿足無數(shù)肥宅的快樂,可以讓人涉入糖分感到心情愉悅,可以制造一個龐大的商業(yè)帝國,創(chuàng)造很多的就業(yè)。以上這些結(jié)論,是在承認“社會意義”的前提之下,所得出來的。但如果我們繼續(xù)在進行思考:令肥宅獲得快樂有什么意義呢?獲得了愉悅又有什么意義呢?創(chuàng)造了很多就業(yè)又能怎樣?當你進行這樣的思考時,就突破了社會意義,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好像最終都沒什么意義。想令一件事情擁有意義的前提,就是要先圈定一個思考的前置條件:就是先承認社會建構(gòu)是有意義的,那么在這個圈定的范圍內(nèi),我們的很多行為才能夠被賦予意義。但是一旦超出了社會建構(gòu)這個圈子,你對這個圈定的范圍本身產(chǎn)生了質(zhì)疑,并且跳到這個圈子外面去思考的話,那么一切就都沒有意義了。

 

一個人能夠從談戀愛中獲得快樂,是因為他從來沒有對談戀愛這件事本身進行過深入的反思;一個人覺得要努力工作,是因為在他的認知里,人要通過工作獲得金錢、獲得更好的生活,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是理所當然的;一旦你對你的認知當中,這些“理所當然”的信念進行反思,它們馬上就會崩潰掉,你去思考為什么我要過上更好的生活呢?過上更好的生活有什么意義?一旦你進行這樣的思考,你就突破了“社會建構(gòu)”的范圍,開始懷疑起了社會建構(gòu)本身,然后就會導致你所有基于社會建構(gòu)所形成的信念,都崩塌了。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他們的自省深度并不會突破“社會構(gòu)建”這條底線,他們的社會建構(gòu)意義,就能夠一直得以維持。他們可以從社會建構(gòu)中,獲得充分的意義感,而這些意義感,可以令他們不會體驗到生活本身無意義的痛苦。比方說,在外太空某個星球,上面有十萬個人,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挖一個坑,再把一個坑填平,每天挖填了更多坑的人,就是那個社會規(guī)則里最棒的人,會受到別人的羨慕。

 

如果你是出生在這個星球上,從小接受的就是這樣的教育,那么大概率你也不會對這樣的生活有什么反思。因為大家都認可了這個意義,大家都在這個規(guī)則里獲得快樂。你在這個星球的成長過程中,你接受到的來自別人的教育,全都是告訴你怎樣更快速的挖坑,怎樣更有效率的填坑的知識,沒有人教過你要對挖坑填坑這件事本身這件事進行反思。所以,如果在這個星球上,你從沒對挖坑填坑這件事進行過反思,而是始終在思考怎樣挖更多的坑,怎樣更快的填坑時,你就會一直能夠從這樣的社會建構(gòu)規(guī)則中獲得意義感,并且能夠活的很充實。這種充實并不僅僅來自于你重復挖坑填坑的行動,而是來自于這些行動賦予你的意義和價值。挖更多的坑,意味著你會獲得更多來自別人的認同,獲得對自己的認同,獲得更多的可以滿足自己欲望的物質(zhì)。就像同樣的兩個人都是從事枯燥的電話銷售的工作,一個人在工作時沒有賦予這項工作很多的意義,另一個人做這項工作時,卻摻雜著通過工作賺錢買個大房子、沖上業(yè)績第一贏得同事們的羨慕等這些意義,這樣的話,第一個人不能從這份工作中獲得任何充實感,而第二個人,卻能夠感到非常充實,這份工作會令他非??鞓贰I鐣?gòu)的規(guī)則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形成了一種外部的心理獎懲機制,它通過各種方式在你的心智之中設(shè)下了規(guī)則:我只有每天挖了五十個坑才有資格開心;我必須贏得本月的填坑冠軍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如果我不能努力挖坑,就是一個廢物;把這樣的規(guī)則替換到我們地球人的生活當中,就是:我必須月入3萬才能開心,只有買了屬于自己的房子我才是有價值的人,如果我不能考個好成績,我就是個廢物。因此,社會建構(gòu)的規(guī)則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夠令我們能夠獲得意義感、從而逃避人生終極無意義的焦慮;也會令在這個規(guī)則中不占據(jù)優(yōu)勢的人,持續(xù)的不斷體驗到痛苦。

 

3

關(guān)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guān)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www.lnyyrc.com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guān)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guān)文章

時間 : 2020-04-16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9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