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可能不愛你(下)

122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

 

我不想評論這些生子理由的對錯。生育,是成年人的權(quán)利,也是成年人自己做出的選擇。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你都可以生,但是,生下來,就有了義務(wù)。我不認為生育是一種恩情。是的,母親把子女生下來了,生產(chǎn)過程很痛苦,十月懷胎很辛苦。但是這是她自己的選擇。她可以選擇生,也可以選擇不生。沒有借口,沒有苦衷,沒有所謂的不得不生。子女是沒有選擇的。子女無法選擇出生,或是不出生。有的生育,不過是父母私欲的副產(chǎn)品。為了老來有保障生孩子。為了要兒子生下N個不想要的女兒。為了應(yīng)付社會壓力生孩子。不,我不認為這是恩情。更不認為這是身為子女必須愛父母的理由。愛是相互的。

 

你愛我,我也愛你。你不愛我,我為什么非得愛你?

 

是,我承認,父母有父母的苦衷,有父母的各種原因。所有的父母也都是別人的子女。沒有被愛過的人,自身都缺愛的人,哪里還會有愛來給人?身為父母,不愛子女,其實很正常。因為他本身就沒有愛。他沒有,拿什么給?但是問題往往在于,父母沒有給子女愛,卻認為自己已經(jīng)給了——作為父母,也全盤接受了那種“父母必定愛子女”的觀念。并且,要求子女回饋。這對子女來說真是一個悲劇。這就好像,有人對你說,我很愛你,我對你可好了,我給了你一千萬呢,你現(xiàn)在也應(yīng)該回報我,至少回報我五百萬——可事實上,你連一毛錢都沒見著。這種情況下,誰會心甘情愿真的去回饋五百萬?也許有人會說,父母至少把你養(yǎng)大,養(yǎng)育之恩。養(yǎng)育不是恩,是義務(wù)。生了孩子,就得養(yǎng)。在他成年之前,不但要養(yǎng)育,還不能虐待——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肉體上的。

 

這一點,美國的法律就比中國要健全得多。虐待子女的,即便你是親生父母,也馬上失去監(jiān)護權(quán)。而中國,持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借口,隨意打罵,甚至虐待。打了罵了,孩子還得感恩,還得體諒、原諒、長大后還得回饋回報。沒有比這更不講理的事了。妞問的這個姑娘,忍無可忍動手打了她媽媽。是的,以暴制暴絕不是好的方式。但是,絕對的情有可原。如果有人侮辱你,打你,傷害你,你會不會也回擊他,打他,讓他以后不再敢對你動手?妞問的這個姑娘,她媽媽并不愛她。我贊同馬格尼菲可的回復(fù):?“她只是特別特別恨自己,特別特別對自己失望,但她又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把所有的怨毒和失望都撒到你身上了。”這樣的父母,為數(shù)并不少。自身的不甘不愿、面對命運的無力、心中所有的怨憤失望,全都傾瀉在子女身上??墒牵改缸陨淼谋?,沒有理由要子女來承擔(dān)。再多的苦難,再多的委屈,再多的不甘不愿,始作俑者不是子女。不是子女造就了父母的苦難。而是父母自身。如果說,養(yǎng)育子女令父母的艱難加劇,那也絕不是子女的責(zé)任——身為父母,在生下孩子的同時,就必須要承擔(dān)起養(yǎng)育子女的義務(wù)。你可以不生,你可以選擇。但是你不能生了之后,就把所有的責(zé)任、所有的恨意、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推到子女身上,讓子女去承載。有時,身為子女,其實很無力。在幼年在童年,孩子沒有自我保護的能力。父母對孩子的暴力行為——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肉體上的,孩子只能承受,無力反抗。大部分的子女,都得不到父母的尊重。父母可以隨意體罰或者是精神懲罰。打、罵、勒令當(dāng)晚不許吃飯、關(guān)進小屋子里反省——對孩子各種恐嚇。得不到父母尊重的孩子,成年后也往往也不懂得什么是尊重。不懂得尊重是人與人之間,所有關(guān)系的基石。到少年青年時期,子女一樣無力反抗——因為經(jīng)濟無法獨立。只有等到經(jīng)濟獨立的那一天,搬走離開,才能逃開這一切。而荒謬的是,在子女經(jīng)濟獨立之后,父母開始要求回饋,還覺得是天經(jīng)地義理所當(dāng)然。最后再貼一段馬格尼菲可的回復(fù):

 

“你沒有任何過錯,但建議也別再說服自己說她多么多么愛你,不然她對你這種愛恨交織的行為模式會讓你精神分裂的。你已經(jīng)是成年人了,她愛不愛你不再重要,你愛你自己就行了,對父母的情感,就順其自然吧,也不用想著要改變他們,變不了的。”承認父母不愛你,承認你其實也并不愛他們——正視真相,正視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感受。父母帶給你的那些傷害,你心底里真正能原諒了,就原諒,不能,可以不原諒,可以不體諒。真正的寬容,不是被硬性要求的。真正的寬容,是心底有了足夠的愛之后,才會慢慢產(chǎn)生。當(dāng)你不能夠?qū)捜莸臅r候,不必強求自己寬容。當(dāng)父母帶給你的都只是痛苦的時候,選擇遠離,選擇冷淡,選擇拒絕所有要求——都是合理選擇。種什么因,結(jié)什么果。身為父母,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zé)。沒有給予愛,就無權(quán)要求愛。身為父母,不是特權(quán)。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zhuǎn)載的一切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quán),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3

關(guān)注心靈健康(預(yù)約) 0592—5515516

關(guān)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dǎo))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www.lnyyrc.com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guān)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dāng)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guān)文章

時間 : 2020-11-25
標(biāo)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1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