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屬于哪一類?

119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你的父母屬于哪一類?

 

為什么長大后,有的人情緒穩(wěn)定,內心強大,遭遇挫折可以很快振作起來;有的人則情緒起伏混亂,內心脆弱,遭遇一點挫敗就陷入焦灼暴躁,覺得難以承受的崩潰感?

 

你的父母屬于哪一類?這世界上有三類父母。

 

一類父母是:你說我不喜歡吃芹菜,他就停下來,不再給你夾芹菜;你說,我太熱了,要脫衣服,他就說好,然后允許你脫衣服。第二類父母與第一類父母形成鮮明對比:你說我不喜歡吃芹菜,他還拼命地往你碗里夾,然后告訴你不要挑食,吃芹菜對腸胃好;你說,我太熱,他說,怎么會熱呢,我感覺天氣一點都不熱啊,你要脫衣服,他堅決不讓你脫,還批評你,你這個小孩怎么這么不懂事……第三類父母,是介于第一類和第二類父母中間:他們有時候給你很大的自由,尊重你,不會強迫你;有時候也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你,不允許你的自我表達。但是總體上允許的時候比強迫的時候多。一般來講,當第一類父母和第三類父母的孩子不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他們比較有福。但是如果你攤上第二類父母,那真是不幸, 這類父母控制欲很強,在和孩子的相處中,他們不斷地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不要“你覺得,要我覺得”。本質上,他們在親子關系中以自己為中心,只見自己的意志,看不見孩子的意志。孩子身在這樣的關系中是非常難受的,仿佛自己是個不存在的人。

 

我最后悔的事是自己對他們死心太晚

 

我有一個來訪者告訴我,有時候她和自己的爸媽說話和相處時感受到的痛苦讓她,特別想一刀捅死他們,然后再捅死自己。

 

她和我舉了兩個例子:

 

一個是她小學五年級開始寫日記,到六年級時發(fā)現(xiàn)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記。然后她屢次告訴父母不要偷看自己的日記,甚至把日記上了鎖,父母還是開鎖偷看。直到最后一次,她歇斯底里地大爆發(fā),當著父母的面撕爛日記,還砸爛了窗玻璃,父母才真正聽到她的呼求。不過,從此以后她也不再寫日記。

 

另一個例子是:

 

高中住校后,父母經常把她的臥室當成雜物室,親戚朋友送的年貨,舊的棉被,舊的衣服都會打包好放在她的房間。她每一次回家都告訴父母不要把這些東西放在自己的房間。父母每次都說好,可放假回到家,東西依然堆滿了她的臥室。上了大學后,情況依然如此,她為此哭鬧過一次,父母卻罵她:

 

“神經病,小題大做”

 

“你只是寒暑假回家住一下而已,為什么房間不能放雜物?”可是她只是想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房間。剛大學畢業(yè)的那一年,家里重新裝修,她拿出自己存下的全部積蓄——五千元給父母,說用這筆錢隔出一個儲藏室,再給自己買一張書桌,因為她的舊書桌已經壞了??墒?,最終,父母拿著這五千元,什么都沒有做,依然把她的房間當成了儲藏室。從此,她徹底對父母死心,把心門緊緊關上,不再對他們敞開,不再和父母做任何情感的溝通。

 

她說過這樣一段話:

 

“曾經我一直在做各種努力希望他們看見我,聽見我。我一直不愿承認或者假裝看不見一個事實:我在他們那里根本就不存在。所以我才會不被看見,不被聽見。所以,無論我多么大聲地吶喊他們都聽不見我的需求。跟他們相處時那種無力、痛苦、絕望、歇斯底里的感覺曾長久伴隨著我,也影響我和其他人的相處方式。我在人際關系中要么卑微討好,失去自我,要么過度防御,容易憤怒,我找不到一個恰當的度。我現(xiàn)在最后悔的事情是自己對他們死心太晚。自從對他們死心之后,我感覺自己才真正地活著,存在著?!币粋€孩子只有對父母死心,才獲得活著的感覺,這樣的父母無疑是非常失敗的父母??墒乾F(xiàn)實是這樣的父母并不少見,他們或者控制欲極強,或者極度自私自戀,或者愛無能,完全不知道如何去愛人,看見他人的存在。

 

 

真正的內心強大,是內在有一個寬厚的容器。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被父母看見,被父母恰到好處的回應。因為看見就是愛,回應就是愛。所以,他們會做各種各樣的努力以獲取父母之愛。如果父母沒有捕捉到這個信號,繼續(xù)無視他,當他的努力最后都變得徒勞無功時,這個孩子就會感到絕望。無回應之地就是絕境,他最終放棄了對愛的渴望和呼喚,內在要么變得非常憤怒,要么變得非常麻木。心理學上認為好父母有一種愛的敏感性。他們在養(yǎng)育的過程中,敏感而靈活,在滿足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之間有一個平衡。他們可以調協(xié)孩子的情緒,看見孩子的需要與存在,在與孩子的互動中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愛。進而由著這愛,孩子充實自己的內心,強大自己的內心。

 

當一個小嬰兒躺在嬰兒床,因為饑餓的痛苦而哇哇大哭時,ta的母親此刻在廚房,一邊走向ta,一邊對ta說,“寶寶是不是餓了,著急了,媽媽很快就給你喂奶哦?!比缓笏郎厝岬乇餿a,充滿愛意地看著ta,哺乳ta,給ta吃得飽飽。很多人不知道,當一個母親一次又一次這樣溫柔地回應,其實在做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她標明孩子的情緒和需求,并做出了精準的回應。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鏡映”。嬰兒最初是沒有自我存在感的。但是在父母一次次充滿愛的凝視中,在父母一次次給予ta的回應中,在父母欣賞和迷戀的雙眼中,就像照鏡子一樣,讓嬰兒知道了自己的存在,知道自己是好的,是強大的,是被滿足的,是被看見的,是被愛的。父母成功的“鏡映”會塑造孩子主觀全能感和持續(xù)存在感,讓孩子對自己對他人有信心,也在這樣的“鏡映”和“回應”里,慢慢學會與人相處和互動。

 

這個過程就是電影《阿凡達》中反復說到的臺詞:i see you。我用心看見了你,我是真正了解你,我是用眼和心與你交換,是用心真正體會你的感受。眼相見,心相連。在被看見中,孩子最終確認了自己的價值和存在,覺得自己是被愛的,是有價值的。也是在這個過程,孩子將感受到的最原始的痛苦拋給母親。母親作為一個容器,涵容并處理了這些痛苦,之后再還回給孩子,讓孩子可以承接并理解自己內在情緒的痛苦。慢慢的,在母親一次又一次的回應中,孩子的情緒得到安撫,內在的心理容器變大,內心變得強大。ta生發(fā)出了時間和空間感,不會被一時一刻的痛苦毀滅,ta可以更好自處,對痛苦的理解和承受能力也變得更強。這就是為什么長大后,有的人情緒穩(wěn)定,內心強大,遭遇挫折可以很快振作起來;有的人則情緒起伏混亂,內心脆弱,遭遇一點挫敗就陷入焦灼暴躁,覺得難以承受的崩潰感。

 

因為兩個人愛的后盾不同。前者小時候得到了充滿愛與看見的高質量回應,后者在小時候被給到的情感協(xié)調和愛的回應的質量可能很差。真正的內心強大其實是一個人內在有一個寬厚的容器可以承載痛苦;可以在痛苦的時候有時間和空間性,心懷希望,知道此刻的痛苦不會將自己撕碎,相信明天和未來會發(fā)生改變,一切會變得更好;可以在困難的時候認識自己,安撫自己,鼓勵自己堅持下去。所以,千萬不要小看為人父母在做的事,因為你在用愛讓一個孩子存在著,用愛塑造一個孩子內心的強大。

 

鄭重的聲明:本網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3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http://www.lnyyrc.com

企業(yè)微博網:?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1-01-23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1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