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超度的學習模式(下)

160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淺談超度的學習模式(下)

 

6、學習內容狹窄

 

“超度學習”的另一個惡果是,學生的學習內容過度狹窄。過分進行純粹的知識學習,而純粹的知識學習又簡化為課內知識,課內知識又簡化為考試科目的知識,考試科目的知識又簡化為“十年高考分類解析”或“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很簡單,不考試的功課,就不學;和升學無關的科目,就不開。在不少學校,并不落實國家的法定課程。有一次,我看到某小學的課表上有《公民道德》課,問孩子上的什么內容,孩子回答:就是語文課,有時是數(shù)學課。至于體育,在中招列為考試科目后,才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重視,當然又是過分的變態(tài)重視。不少學生在初三直接把膝蓋給練廢了。筆者所教高中學生,有兩位同學在中招體育考試后的一年中竟然無法跑步。當然,到了高中,體育又不是高考科目了,馬上又成了被遺忘的角落。某些高中直接把體育減少到一節(jié),到高三干脆直接取消。至于音樂、美術什么的“無用”課程,更是連想都不用想。有位家長告訴我,她在小學體育課上學會了滑旱冰,在初中美術課上學會了做針線手工。可自己的孩子在體育課上只學習了跑步和投實心球,在美術課上只是看了幾張老師播放的PPT。實用主義到了無可救藥,功利主義到了肆無忌憚。如此培養(yǎng)的“人才”,距離“全面發(fā)展”有多遙遠?

 

7、“厭學”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

 

“超度”學習的最大惡果可能是對“學習”這件事情本身的傷害。即,學習者在透支了過度的體力和精力后,喪失了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在通過學習進入了高校和進入社會后,放棄了終身學習和持續(xù)學習的意愿,這才是最長遠的傷害。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xiàn)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態(tài)度的僅有11%。筆者曾和某高三同學聊天,我問她:你喜歡學習嗎?她毫不猶豫的回答說:不喜歡!然后又補了一句:我們班的人都不喜歡。到底學校、老師、父母做了些什么,讓60多個花季的孩子們無一喜歡“學習”?究竟是孩子們出了問題,還是學校和教育有了“毛病”?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在經(jīng)過了漫長的十二年學習后,我們成功地摧毀了“學習”。

 

病灶:均值與方差

 

清華大學錢穎一教授曾用“均值”和“方差”來分析中國教育的特征。均值是衡量一個隨機變量的平均水平,而方差是衡量一個隨機變量偏離平均數(shù)的離散程度。錢教授認為,在知識水平上,中國教育培養(yǎng)的人才呈現(xiàn)出“高均值”、“低方差”,即中國學生的平均知識水平較高,但兩端的人才,即特別卓越的杰出人才少,水平特別爛的廢人也少。清華大學前任副校長,現(xiàn)西湖大學首任校長施一公也有類似觀點,他曾說,清華大學畢業(yè)生的平均水平不低于麻省理工,但要只看各專業(yè)的前五名學生的專業(yè)水平,就顯著不如麻省理工了。錢穎一教授又指出,與知識水平不同的是,中國學生在人格素養(yǎng)和價值觀方面,呈現(xiàn)出來的特征則是“低均值”“高方差”。即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平均值較低,素養(yǎng)方差又大,很多高學歷的人恰恰又是低素養(yǎng)和低道德水平。最近名校里屢屢曝出的丑聞,恰恰就是一個例證:高文化水平和低道德水平可能恰好同時集中在某些人身上。兩位教授也均認為,中國學生呈現(xiàn)出來的上述特點,和基礎教育的應試教育模式有高度的相關性。這也許能解釋以下問題:為何我國基礎教育水平并不低,卻在國際上創(chuàng)新人才和頂尖人才并不突出;為何我國數(shù)理化奧賽成績在國際領先,而在核心技術領域卻缺乏自主創(chuàng)新的突破;為何經(jīng)濟建設成就舉世矚目,而頂尖人才的培養(yǎng)上,北大清華還不如西南聯(lián)大;為何知識分子扎堆的地方,道德水平卻不敢恭維。這也許是“錢學森之問”的一個解答。集中來看,中國教育目前亟待解決的病灶就是:由于過度單一應試體制導致的“超度”“超窄”學習,導致中國教育既缺乏培養(yǎng)一批頂尖創(chuàng)新人才的環(huán)境,又缺乏培養(yǎng)大批合格職業(yè)工匠的體制,更偏離了全面育人培養(yǎng)合格公民的教育初心。

 

出路:分類、分流和分層

 

是什么導致了慘烈且愚蠢的“超度學習”?萬般皆下品的科舉傳統(tǒng)、階層固化和下滑的身份焦慮、有限供給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應試評價的公立學校、煽風點火的補習機構、追求業(yè)績的學校老師、隨波逐流的無奈家長、添油加醋的無良媒體……體制僵化,競爭激烈,資源有限,似乎短期內無解。緩解惡性競爭的“超度學習”,可以從學校分類,學生分流和學習分層做起。義務教育階段,尤其小學階段,應該突出學校的公辦性質。中學階段,尤其是高中階段,應該推進學校辦學的多樣化。這一點,可以向韓國和德國學習。中學可以劃分精英中學(針對頂尖學生,尤其是奧賽學生),重點中學,普通中學,國際學校,職業(yè)中學,工業(yè)中學等。從初中階段,就引導學生培養(yǎng)自己興趣愛好,清華的歸清華,藍翔的歸藍翔。同時,各類學校之間可以建立學生的互聯(lián)互通機制,允許學生調換學習路徑。如此以來,可使過獨木橋的學生數(shù)量適當減少。大學階段,繼續(xù)改革高考錄取模式。配合社會征信系統(tǒng)的建立,逐漸建立綜合評價的多維度錄取模式,從過分強調卷面考試分數(shù)的錄取模式向多元錄取模式改革,進一步增加高校的自主招生權限。從瓶頸處遏制愈演愈烈的‘過度單一應試’模式。更重要的是,要消解學校的體制霸權,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推進“非學?;薄胺强荚嚮苯逃o予學生在家學習,自主學習的選擇機會。方興未艾的網(wǎng)絡教育,慕課平臺都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獲取知識的通道,只要學生通過了合格性測試,一樣應被授予相應學位,享受相應就職待遇。楊東平教授說:在學習化社會、網(wǎng)絡時代的新視野中,把教育從學校解放出來,把學習從學校解放出來,把人從學校解放出來,不僅具有思想解放的理論意義,而且極具指導行動的操作性價值。在互聯(lián)網(wǎng)和人工智能狂飆突進的時代,未來和人們競爭的可能不是人類。掌握多少具體知識,將未必是敲響未來時代敲門磚。至少學校教育和應試模式的霸權是到了該退出的時候。

 

如果學生僅僅是為了“高分”而學習,他可能最后連“高分”也無法獲取。“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其中,僅得其下”。偉大的目標,才能產生偉大的動力,功利的分數(shù),無法支撐人生的遠行。古往今來,還沒有任何一位偉大人物是為了考高分而成就偉大的。盧梭說:“誤用光陰比虛擲光陰損失更大,教育錯了的兒童比未受教育的兒童離智慧更遠?!苯逃乾F(xiàn)代社會最大的意識形態(tài)?,F(xiàn)在該是動搖教育霸權的時候了。

 

鄭重的聲明:本網(wǎng)站中轉載的一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處,還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覺侵權,一定在第一時間刪除!衷心感謝原作者!

3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www.lnyyrc.com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文章

時間 : 2021-02-13
標簽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9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