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心理醫(yī)生郭瀟贏解讀:大學生與父母的關(guān)系

LOGO - 副本_副本_編輯

? ? ?廈門集美大學大二學生李萌(化名)已經(jīng)連續(xù)2個假期沒回家了?!拔也辉敢姼改福看握镜交丶业恼九_上,似乎都是一次煎熬?!薄八麄兏静焕斫馕?,我也沒臉見他們。我覺得,這2年來自己一事無成,我也想學習,可沒有動力了,有時我真不知道怎么辦?!崩蠲纫荒槀校骸拔夷茏龅木褪歉信笥褍A訴,我認為,只有他才能了解自己,才能真正和自己交流”。

 

廈門大學建筑系的王強(化名),也很少與父母“進行心靈的溝通”。對此,他很無奈:“我父母是‘老三屆’,當過知青,他們都有那種‘我們吃了苦,不能讓孩子再遭罪’的心理,寧肯自己吃苦,也決不讓孩子生活得比別人差。我與父母一交流,他們就是‘冷不冷啊?’之類的問題。換句話說,我感覺,我和父母的關(guān)系只是‘物質(zhì)的’?!?/p>

 

像李萌和王強一樣,心理醫(yī)生郭瀟贏發(fā)現(xiàn),很多大學生都表示“和父母交流有困難”。

 

有人認為,處于叛逆期高中生,面對高考壓力和父母對其學習成績的嚴格要求,易出現(xiàn)溝通障礙,而大學生的生理心理都已趨近或達到成熟,與父母交流理應比高中生順暢。但現(xiàn)實情況顯然并非如此,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許多大學生仍然對父母有一種或抵觸或敬畏的情緒,他們大都反對父母的教育方式,難以忍受“父母的不理解”?!?strong>青春期總會有特定的躁動,在獲取性知識方面,平時也想跟父母多交流,但一提這個,父母便覺得不舒服,有時還會大聲呵斥?!?strong>金融系趙偉告訴心理醫(yī)生郭瀟贏,父母常以“年紀輕輕,總往歪里想”這樣的話,弄得他沒話說,以至于后來他干脆不說。

 

廈門誠毅學院的樂樂(化名),父母雙雙下崗,每天都要為生計發(fā)愁,每次打電話來,就是問問學習好不好,學費夠不夠。“我也知道,他們根本無暇顧及我心里的感受,我還能說什么呢?說多了,豈不是又給他們增添心理負擔?漸漸地,就感覺心里和父母隔著一層?!?/p>

 

隨著工作節(jié)奏不斷加快,競爭壓力日益增大,許多父母不得不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家住福州的劉先生向心理醫(yī)生郭瀟贏描述由于工作比較忙,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請了保姆。一直以來她都覺得,自己給孩子的已經(jīng)比同年齡孩子得到的多很多,但她卻發(fā)現(xiàn)與孩子之間的隔閡慢慢升級,她覺得很不理解,想改變,但力不從心。

 

大學生不愿與父母交流,也有自身的原因。廈門大學大一的孫麗(化名)對心理醫(yī)生郭瀟贏說:“大學里事情很多,我卻找不到生活的目標,非常郁悶,沒心情和父母交談?!?strong>經(jīng)濟系的鄭宇也眉頭緊鎖:“上了大學,開始參加了很多社團,后來逐漸放棄了,再后來,就忙著應付各種各樣的過級、考試,很少和家里人交心。一是自己話本來就少,頂多哼哈兩句,再者,也沒必要讓他們知道我的情況,那樣反而讓他們操心。”計算機系的廖鵬則說:“我感興趣的,他們不懂;他們說的,老是婆婆媽媽的雞毛蒜皮類小事,我不愿意聽?!?/p>

 

因和父母交流過少,一些同學承認他們走過彎路。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的劉銘說:“上了大學,和父母離得遠了,感覺很孤單,情緒低落的那陣兒,打游戲,聊天,看電影,玩得天昏地暗。如果多和父母說說知心話,可能不會這樣。”

 

“交流是雙向的,需要兩方面的努力?!?strong>中國心理學教授、國家級心理治療師郭瀟贏表示,進入大學以后,學生心理會發(fā)生很大變化,有學習成績帶來的落差感,有陌生環(huán)境帶來的孤獨感,也有缺乏交往能力失落感,這一階段尤其需要父母的內(nèi)在支持,有些父母卻忽略了。另外,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多是在“高分為王”的環(huán)境里成長起來的,對父母缺乏關(guān)心和理解,在處理與父母溝通的問題上,經(jīng)常以個人為中心,導致兩代人交流困難。

 

“應該說,在15歲到22歲左右的青春期,與父母產(chǎn)生距離,對他們表現(xiàn)出冷淡,這是青少年成長正常表現(xiàn)。處于青春期大學生們,也需要有一段時間讓自己獨立思考,去尋找并且發(fā)現(xiàn)自己。”中國心理學教授、國家級心理治療師郭瀟贏認為,對于大學生來說,要培養(yǎng)良好的個性、建立良好的家庭關(guān)系,還應主動找時間和父母聊天,體驗交流的快樂。


?相關(guān)文章

時間 : 2013-09-20
標簽 : ,,,,,,,,,
分類 : C 心理揭秘
評論 : 0條

= 10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