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結 重塑心靈 —廈門心理咨詢

fo-3411994

??一、案例簡介
  來訪者為一名中專學校三年級的女生,名叫小玉(化名)。自這幾個月以來,總是在晚上睡覺前多次跑廁所,有時竟達五次之多,而最少也得三次。如果不去,晚上很難睡眠。最早產(chǎn)生這種情況是在幾個月前,同宿舍有一名女生在晚上睡覺之前,總是要求小玉陪伴其上廁所,否則晚上難以入眠。在陪伴其三周以后,那名女生不再需要陪伴,而小玉則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睡前必須上廁所,而且至少三次。為此小玉感到很苦惱,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強迫癥。在同宿舍好朋友的勸說下,走進了咨詢室。
二、咨詢過程
  第一眼看到小玉,她的臉上閃著羞澀的紅暈,但又透露出掩飾不住的焦慮和不安,憑直覺,我猜到這名女生一定有事,而且是難言之隱。我便從她此時的感受入手,開始了咨詢。
師:老師看你的臉上好像心事重重,老師能幫上什么忙嗎?
生:(頓了一下)老師,我現(xiàn)在非常害怕,她們都說我得了強迫癥,催著讓我來找你。
師:強迫癥?(我故意加重語氣,以引起她的思考)能和老師說說你所知道的強迫癥的表現(xiàn)嗎?
生:咱們書上寫著強迫癥的一個表現(xiàn)是反復重復做一個動作,但自己又控制不了。我就是這樣。
師:噢,看來你還了解一些心理學的常識。(我用贊許的目光看了看她)那你反復做什么動作自己控制不了呢?
生:(羞澀地低下了頭,不語)
師:看來有點難以開口。(我用鼓勵的目光看著她,然后開始靜靜地等待)
生:(過了一分鐘左右,小玉開始闡述自己的問題)老師,我現(xiàn)在睡覺前總是跑廁所,不跑廁所就睡不著覺。
師:跑的次數(shù)多嗎?
生:有時候能跑五六次呢。
師:噢。(我故意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以緩解她緊張的情緒)那一般能跑幾次呢?
生:一般是三四次。老師,其實我上第二次廁所時就上得很少了,但如果不上就睡不著覺。
師:這樣多長時間了,還記得嗎?
生:也就這幾個月吧。
師:之前上一次廁所就能安睡嗎?
生:(略有所思)老師,其實我以前沒這個毛病。我們同宿舍的一個舍友,晚上自己一個人去廁所感到害怕,讓我陪著她,而她就是睡前必須要去廁所,后來她好了,不用我陪伴了,但我卻變成這樣了。(說完低下了頭,一副很無奈的樣子)
師:那時你陪了她多長時間呢?
生:兩三周吧。
師:請你想想,這種情況以前有過嗎?小時候怎樣?
生:老師,我這個人自小就比較膽小,怕黑,小時候在家時,盡管我住的房間和廁所距離很近,但上廁所時我總是害怕,快點跑去,快點跑回。噢,對了,老師,我一直不敢看恐怖片,看了恐怖片后,晚上一去廁所,我的頭腦中就會浮現(xiàn)出電影或電視中比較恐怖的場面。所以看恐怖片,我晚上基本就不去廁所。
師:原來小時候就怕上廁所,是嗎?
生:(點了點頭。)
師:現(xiàn)在上廁所還害怕嗎?
生:現(xiàn)在也怕。盡管我們現(xiàn)在住的是學生宿舍樓,廁所離宿舍很近,但是晚上去廁所最好還是有人陪伴。我也知道沒什么可怕的,但就是害怕。
  在以往的案例中,怕黑都是與一定的不良體驗和感受相聯(lián)系。而這種經(jīng)歷用弗洛伊德的理論來解釋那可能就是與童年的創(chuàng)傷經(jīng)歷有關,但有時這種經(jīng)歷會遺忘,有時會因為年齡太小而找不出原因。我運用自由聯(lián)想的方法,讓這名女生想象與黑暗有關的詞語,這名女生隱隱約約說出了“三”這個數(shù)字和“怕”。按我的推測,應該說,她的這種與黑暗有關的不良體驗是在未記事之前。
師:看來大腦控制不了感情啊。那我們假設一下,在晚上,周圍都沒有人,你自己去上廁所,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情形呢?
生:(愣了一下)應該什么也不會發(fā)生吧。
師: 晚上睡覺前,你已經(jīng)去了一趟廁所,而你感覺去第二次、第三次都是多余的時候,只去一次會怎樣?
生:(停了幾秒)應該也沒有事。老師,我又想起來了,其實我去廁所的次數(shù)多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怕中間起夜影響自己的睡眠。因為以前如果我晚上睡覺中間起一次夜,睡眠的質(zhì)量就會大打折扣,所以我盡量在睡覺前把該上的廁所都上了。
  在此我運用矛盾意向法(paradoxical intention),鼓勵這名女生敢于面對自己恐懼的事情。矛盾意向法就是努力讓他自己去做原先感到害怕的事情,從而達到緩解焦慮甚至消除焦慮的目的。這種方法是由維也納精神病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創(chuàng)立的。矛盾意向法的理論前提是:在許多情況下,焦慮情緒和失調(diào)行為的產(chǎn)生是由于人們過分害怕某些令人恐怖的事物。這就是說,一個人老是擔心某種可能使他感到焦慮的挫折處境發(fā)生,因而會變得萬分恐怖,以致于不由自主地被引入這一境地。一個人對某種處境的恐懼,以及他對這些恐懼的害怕,使他陷入惡性循環(huán)。當他極力想擺脫他所恐懼的挫折處境,結果反被焦慮所壓倒。矛盾意向法的使用,就是努力去做他最害怕發(fā)生挫折的那些事情,或盼望挫折的發(fā)生。當然,這是與真正的愿望相反的。我運用想象的方法,讓小玉重溫自己感到害怕的情境,在感受到結果沒有什么威脅的時候,自然害怕的程度就會減輕很多,而這對于緩解其精神壓力和緊張情緒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和小玉開始共同商討如何運用系統(tǒng)脫敏療法來擺脫困擾。系統(tǒng)脫敏療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稱交互抑制法,由美國學者沃爾帕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這種方法主要是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jīng)癥焦慮、恐懼的情境,并通過心理的放松狀態(tài)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焦慮或恐懼的目的。系統(tǒng)脫敏法的程序是逐漸加大刺激的程度。當某個刺激不會再引起求治者的焦慮和恐怖反應時,施治者便可向處于放松狀態(tài)的求治者呈現(xiàn)另一個比前一刺激略強一點的刺激。如果一個刺激所引起的焦慮或恐怖狀態(tài)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圍之內(nèi),經(jīng)過多次反復的呈現(xiàn),他便不再會對該刺激感到焦慮和恐怖,治療目標也就達到了。這就是系統(tǒng)脫敏療法的治療原理。我讓小玉尋找什么時候上廁所的次數(shù)少,我們發(fā)現(xiàn),小玉在周五、周六晚上,也就是說在第二天可以睡懶覺的時候,即使上廁所的次數(shù)少也不會影響睡眠。因為這兩天不用擔心睡不好會耽擱第二天的學習,壓力相對較小。而小玉也有很明確的自我感覺,睡覺前去三趟廁所,其實后兩次純屬多余。所以我們商量從這周五和周六開始,先把上廁所的次數(shù)減少一次。今天是周二,離周五還有三個晚上的時間,這樣就可以讓小玉有一個心理暗示的時間,運用自動的心理運行功能,傳達給大腦,以使大腦在周五和周六的時候在心理上做好上兩次廁所的準備,保證了策略實施的有效性。在兩次逐漸可以接受并且習以為常的時候,開始減為一次,在一次逐漸鞏固后,走向自然。
  當然,運用系統(tǒng)脫敏療法,要讓來訪者明白,有時可能會出現(xiàn)反復,例如壓力大的時候,或者煩心事較多的時候,這時候不要緊張,在第二天繼續(xù)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好的效果。
  小玉非常認同我們共同商討出來的方法,眼中充滿了自信和喜悅,原來眉頭的烏云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因為她已經(jīng)自己掌握了擺脫煩惱的鑰匙。
  通過小玉第二次和第三次來時的結果反饋,小玉已經(jīng)不會因為晚上上廁所而產(chǎn)生焦慮和不安的情緒了,而且跑廁所的次數(shù)也不再那么多了,已經(jīng)逐漸恢復到了自然狀態(tài)。
三、咨詢后記
  在對這名女生的心理咨詢中,很容易一開始就把她當作強迫行為來治療,但在進一步的交流中,我發(fā)現(xiàn)事實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么簡單,因為其強迫的行為盡管也有,但不是很典型,其對黑暗的恐怖是一個很重要的根源,加之陪同舍友陪出來的去廁所的習慣這個誘因,最終形成了這樣一個看似強迫而實則并非強迫的案例。
  在案例的咨詢過程中,盡管我采用了好幾種心理咨詢的技術,但這幾種技術都是在一個大前提下采用的,那就是我相信羅杰斯對于人的本性的闡述: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每個人總體上都是積極的,都有自我實現(xiàn)的傾向,都有成長的潛能。每個人都可以自我改變。
  在咨詢過程中,我總是遵循著以當事人為中心這個原則,重視當事人的人格尊嚴,將心理咨詢過程視為在我與當事人之間所設置的一種自我成長的教育機會。在實施咨詢時,為了保證效果的有效性,我要求自己在態(tài)度上一定要符合來訪者中心療法的三個條件:真誠、同感、無條件積極關注。真誠可以創(chuàng)造良好的治療情境;同感可以使當事人覺得自己的問題受到重視;無條件積極關注可以使當事人無拘無束地傾訴。也因如此,小玉才逐漸打開了心扉,把更多的信息傳達給我,并且積極參與自己問題的解決,從而產(chǎn)生了令當事人滿意的較好的咨詢效果。(


?相關文章

時間 : 2013-06-13
標簽 :
分類 : G 學習力提升
評論 : 0條

= 12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