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的非智力素質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中心-培養(yǎng)孩子的非智力素質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培養(yǎng)孩子的非智力素質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性格的偉大,這一點往往超出人們通常的認識。”眾所周知,影響兒童成長乃至成才的兩大心理因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一個智能操作系統(tǒng),它是兒童在生活中解決各種問題時進行感知、注意、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言語活動能力的總和。而非智力因素是一個動力系統(tǒng),它在兒童活動中起著定向、引導、維持、強化等作用。它包括需要、欲望、動機、興趣、情緒和情感、意志、自信心、性格、氣質、習慣等。廣義的非智力因素甚至包括身體素質等生理因素。

 

  可以說,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智力因素作為操作系統(tǒng),每時每刻都在起作用;而非智力因素往往在關鍵時刻,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然而,目前在嬰幼兒教育中,盡管許多有識之士多次呼吁應重視兒童的非智力品質培養(yǎng),但在相當一部分家長中,仍然存在著重“智”輕“非”的傾向。這里,固然有相互攀比、隨波逐流者,但在一些家長的思想深處,認為將來只要孩子有知識、有能力,就能成就一番事業(yè)者也大有人在,從而忽視了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優(yōu)秀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與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推孟曾比較過智商在140以上的150名“神童”,為什么在成年后成就如此懸殊,其結論是令人深思的:這些早年的神童成年后的智商并沒有多大變化,而主要差異在于他們的個性心理品質。在自信、進取心以及堅持精神等非智力品質方面,成就顯著的一組遠遠高于成就低的那一組。

 

  僅僅為造就“神童”而進行的智力教育,是有失偏頗的教育。人們常說,天才多怪人,許多天才人物由于接受了不恰當的早期教育,盡管有個人事業(yè)的輝煌,卻因其病態(tài)的人格而沒有幸福的人生。如音樂神童莫扎特、哲學家尼采、文豪約翰·羅斯金、宗教改革者路德、我國三國時的軍事家周瑜,甚至現代控制論的創(chuàng)始人維納,幾乎都有病態(tài)的人格。

 

  難怪有人研究“天才病跡學”,尋找古今高智名人的異常心理表現。這恰恰從一個側面反應了早期教育的過失:僅僅把教育的焦點集中在智力方面。因此,這使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的教育目的了!從家庭教育的角度講,教育的最終目的,應當是使孩子擁有幸福而完整的人生!要達到這一目的,我們必須對孩子進行全面而和諧的教育:既重視早期智力開發(fā),又重視健全人格的塑造;既大膽、合理地開發(fā)孩子的身心潛能,又使其個性得到充分而和諧和地發(fā)展。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三歲前這人之初的教育奠基工程中,全面、和諧就顯得更加重要。當前,尤其應當重視三歲前嬰兒的非智力品質的培養(yǎng)。這些心理品質、習慣和能力,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大影響:

 

  1、獨立與自信

 

  首先應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在吃、睡、拉、穿、行等方面,為孩子提供鍛煉能力的機會。如6個月會自喂餅干,7個月扶杯喝水,1歲學拿勺,2歲獨立吃飯;3—4個月時能獨自睡覺,夜間不必喂奶;1個月時識“把”大小便,1歲半時白天能控制排便;周歲時穿衣會主動配合,15個月會脫襪子,2歲會脫衣服;會爬以后就不要老是抱在成人手上等等。孩子能獨立地完成一件事,會使他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這就大大強化了他的自信心。

 

  2、好奇心與求知欲

 

  當寶寶會爬乃至會走之后,便進入好奇心與求知欲極為旺盛的時期。

 

  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富有探索性、應答性的環(huán)境,像居里夫人所稱道的“科學家的第一美德”——好奇心不被“過分限制”之手,扼殺在搖籃之中。

 

  3、專注與堅持精神

 

  要著力培養(yǎng)孩子專注于干一件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持精神。當他一次又一次地將倒下的積木搭成“高樓時”,當他一回又一回地嘗試用什么“工具”將在沙發(fā)下面的球夠出來時,他的專注力與堅持性就得到了鍛煉。

 

  4、閱讀興趣與習慣

 

  每天都要和孩子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讓他從讀書中得到知識與歡樂,以豐富他的精神生活。

 

  5、駕馭情緒與情感的能力

 

  當他渴了,但水還燙時,他必須學會等待;當他病了,需要打針吃藥時,他應當學會服從和勇敢……

 

  6、關心他人、與人合作的態(tài)度

 

  兩歲左右,孩子發(fā)現了“自我”,產生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態(tài)度,這是心理發(fā)展的自然現象。這時,要善于讓孩子從自我的感受出發(fā),去理解別人的感受,進而培養(yǎng)孩子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富有同情心和與人合作的態(tài)度。當孩子學會與親人、同伴分享自己或別人的食品、玩具,做一些必須與人合作的游戲如踢球、過娃娃家時,關心他人、與人合作的態(tài)度就會逐漸建立起來。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官方網站:心理健康 ◆?http://www.lnyyrc.com

專家微博:心理資訊 ◆?http://weibo.com/fjxlzx/

企業(yè)微博:心靈雞湯 ◆?http://e.weibo.com/xmxljg

心靈博客:心理辭典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業(yè)博客:心靈秘鑰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廈門心理咨詢(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

免責聲明:平臺重在分享,除署名外其余文章內容和引用的圖片均來自網絡,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刪除!

?相關文章

時間 : 2017-01-25
標簽 : ,,,,,,,,,,,,,,,,,,,,,,,,,,,,,,,,,
分類 : F 青少年心理,G 學習力提升
評論 : 0條

= 11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