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內心在煎熬的小動作(上)

7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揭秘內心在煎熬的小動作(上)

 

  探索情緒與煩惱的本質時,無可避免地必須從終極真理的層次去追根究底,而這勢必會牽涉到“高層心理學”的佛學概念。如果采用這種現(xiàn)代心理學語匯來解釋佛家所謂的“苦”之源起,或許應該說人的痛苦主要是源自于追求生存保障、安全感與慰藉而虛構出了種種趨樂避苦的對策,繼而建構了一個奠基于心智活動的虛擬世界,并因此喪失了與真實本性連結的可能性。

 

  這里所謂的“真實本性”指的是一種寧靜、清明而又全然敞開的狀態(tài),其中沒有任何自保需求(包括明顯與隱微的自保傾向),而且因確知自己的存在本質乃是究竟圓滿的,所以無需再汲汲營營地證明自己的價值了。換句話說,真實本性里面是不具備“自我”結構的。但人類的吊詭性就在于既擁有一個虛擬出來的自我,同時又擁有一種圓滿無缺的真實本性。從表面的層次來看,“自我”是積極進取的,“真實本性”則是消極無為的,但是從根本的角度來看,“自我”卻是一個不斷在頑強抵抗解脫、療愈與究竟圓滿的消極分子,因此正確的認知應該是:在消極無為之中便存在著最積極的解脫成分。

 

  由于人類錯把追求自保當成了積極的行動,所以意識活動里才不斷地進行著一些期待、要求、評斷、衡量及規(guī)劃的活動,而這些活動的底端都帶著細微的焦慮、匱乏、自我懷疑與低價值感;這些思維與情緒活動極難被察覺到,因為運作的速度太快,太容易被認同,而使我們信以為真。上回在專欄里提到的“正念”訓練,就是要發(fā)展出對這些復雜意識活動的洞見──一種不被煩惱牽著鼻子走的自我透視力,然后學會與底端的焦慮、低價值感等等的情緒能量共處。

 

  我在38歲那年花了10個月的時間專注于正念上的實驗,當時我切斷了一切外緣活動,不看報、不看電視、不接電話、不與人交談,只是專注地反觀內在世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10個月下來,我有了非常清晰的體證,我發(fā)現(xiàn)任何一個念頭的生起,都涉及到心底的某種細微的情緒能量,譬如乏味、孤獨、想要找點樂趣、覺得自己不夠完整或不夠理想等等。換句話說,自我或大腦意識總想制造岀一些活動來脫離“當下”──與過去或未來無關的空寂實相。榮格曾經用“難以忍受的靜止點”(The unbearable stillpoint)來形容這個人人都在逃避的狀態(tài)。但空寂為什么這么令人難以忍受?腦子好不容易空了,不是很解脫嗎,為什么又會生起想要逃避它的驅力呢?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官方網站:心理健康 ◆?http://www.xmxljg.cn

官方網站:心理雞湯?◆?http://www.lnyyrc.com

專家督導:心理輔導 ◆?http://weibo.com/fjxlzx/焦慮測試

專家督導:心理治療 ◆?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業(yè)微博:心理詞典 ◆?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心理課堂 ◆?http://blog.sina.com.cn/xmxljg


公司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關文章

時間 : 2017-10-22
標簽 : ,,,,,,
分類 : D 心靈成長
評論 : 0條

= 9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