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上當受騙的致命弱點

4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著名心理學教授郭瀟贏

 

小調查:在生活中你是一個容易上當受騙的人嗎?

 

1.你是否發(fā)自內心的敬重權威,只要是權威發(fā)出的聲音一貫執(zhí)行,很少質疑?

 

2.你是否很難拒絕別人,即使不同意別人的意見也很少堅持,常常犧牲自己的利益來滿足別人,被公認為“好人”?

 

3.你是否非常在意自己的情緒(感覺)、想法,從而忽略周圍的存在,常被別人評價為很“自我”?

 

如果你是上面的其中一個,那么恭喜你,你就是騙子們的最佳對象!

 

不容置疑的“權威”

 

為什么學生最容易受騙,因為他們比較信任權威,感覺權威是不容置疑的。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教育孩子們最多的是聽話,很少有人教導孩子怎樣堅持自己的意見和立場。當騙子假裝成學校公務人員,以發(fā)放獎學金為理由,學生們很難懷疑。最近新聞里的頻繁報道的騙學費,多是這種模式。此外騙子還會扮演法官、警察等社會上公認的權威。我去年就遇到過這樣一次電話詐騙,首先,他們扮演檢察院工作人員,說我的信用卡出現(xiàn)了問題,涉嫌犯罪,要求我核實;然后是警察打電話過來,要求澄清是不是在某地用過信用卡,再然后……110打進來了,我接了110的電話,提醒我說那是詐騙電話。因為對方的權威身份,我覺得他說的情況很可能是真的,當他說我的信用卡出問題的時候,我就想到了我丟失的身份證。還有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他們在整個打電話過程中強調:不要掛斷電話!不掛斷電話,是為了讓我們的注意力狹窄。因為對方的權威身份,我們很可能會聽從對方的指揮,喪失自己的判斷力和立場,而注意力狹窄可以導致我們完全喪失判斷力。

 

從心理學角度講,我們對待權威的態(tài)度是小時候我們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的延續(xù)。因為小時候父母是我們世界里絕對的權威,隨著年齡的增長,權威從父母擴展到老師、領導、專家和各種權威機構。如果我們從小在父母面前一貫順從,從來不會質疑父母的決定,維護自己的聲音,那么長大的我們也很難在權威面前堅持自己的立場,很容易把做決定的權利拱手相讓,外加贈送我們口袋里的錢。

 

有求必應的“好人”

 

另外一種常見的騙術是向我們請求幫助,這讓那些不知道如何拒絕別人的“好人”們吃盡苦頭。最近新聞曝光騙局:騙子在火車站謊稱自己是大學生,錢包被偷沒錢買車票,向路人求助,并稱他父母用支付寶還款,騙子拿走了現(xiàn)金,卻用假的還款截圖迷惑幫助者,當幫助者發(fā)現(xiàn)錢沒收到的時候,騙子已經逃之夭夭。記得我剛讀大學那會也遇見過這種騙子,也是說錢包丟了,讓我?guī)兔τ勉y行卡轉賬取現(xiàn)金,損失了我一個學期的生活費。雖然我的智商不低,也沒有被催眠,甚至覺得他們的說法也有漏洞,可我還是無法拒絕他們。無法拒絕別人,從根本上說,是無意識的取悅別人,是很多人人格的一部分。這給騙子們提供了廣闊的土壤。

 

心理學理論認為,我們和整個世界的關系,都是小時候和父母關系的投射。我們和世界上每個人建立的關系,都是從過去學到的經驗中照搬出來的。假如我們很小的時候,一直取悅父母,如果違背了父母拒絕了父母的要求會受到嚴重懲罰(小時候的嚴重懲罰一般是對被拋棄的恐懼或形式上被拋棄,并非真的存在虐待),我們會以為與人建立關系時“取悅”是必須的,“拒絕”意味著非??膳碌暮蠊?。所以成年后即使理智上我們清楚對方對我們并沒有那么重要,可是還是無法拒絕,因為拒絕意味著我們要面對小時候感覺到的那份強烈的恐懼。

 

“信任權威”和“無法拒絕別人”這兩種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守不住自己的立場,很輕易的把決定權交給別人,按照別人的要求,把口袋里的錢付給對方。

 

“我”是世界的中心

 

還有一類很“自我”的人,他們堅持自己的立場,執(zhí)著于自己的感覺,可以忽視其它所有的存在,很難去分辨眼前發(fā)生的是真還是假。我們很常見的騙術“中獎”就是利用了人們這種心理,也就是常說的“貪欲”。騙子利用中大獎,挑動我們的情緒,使我們的注意力專注于“大獎”上面,對比大獎所付出的稅啊、郵費啊之類的小錢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于是我們把這些“小錢”送給了騙子,“大獎”卻沒有到手。我們也經常在路邊遇到此類的騙局,比如賤賣某些東西,把真的給我們驗貨,我們很開心覺得占了便宜的時候,對方會把真貨換成假冒偽劣產品送到我們手里。除了利用我們的“貪欲”,騙子還會利用其它事情挑動我們的情緒,比如:冒充直系親屬出危險向我們借錢;通過短信把銀行卡號發(fā)過來,說換賬號了,讓我們給他轉賬等。如果我們深信自己在面對各種情況的感受,很少對自己的感受產生懷疑,就很容易在騙子的“表象”面前中招。

 

我們對世界的看法與客觀現(xiàn)實到底有多少差距,取決于大腦對外在信息的加工方式,必須通過驗證才能確定自己的看法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如果過于信任自己的看法,認為這就是現(xiàn)實,看不到與客觀的差距,這時候的看法可稱為“自戀幻覺”。經常用“自戀幻覺”代替客觀現(xiàn)實的人,也是騙子們理想的作案對象,當自戀被激發(fā)出來后,他們就很難再用現(xiàn)實去檢驗。此時會毫不猶豫的把口袋里的錢送給對方,還會非常慶幸甚至感激對方。

 

心理學認為初生的嬰兒都是自戀的,覺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整個世界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運轉的。隨著嬰兒的成長,他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其實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樣,只有母性的愛和關注促使他接受這些差別,一步步從自戀中走出來。走出“自戀幻覺”的最高境界是“實事求是”,做決定的依據(jù)是客觀現(xiàn)實而非個人好惡。能做到實事求是的人太少,大多數(shù)人都或多或少的活在自己自戀幻覺中。

 

防止上當受騙要堅定立場,避免盲目信任權威,學會拒絕別人,同時要實事求是。堅持自己為自己負責,不能因為對方的壓力就按照對方的要求行動;盡可能的實事求是,尋找現(xiàn)實依據(jù),不能只憑一腔熱情就從口袋掏錢。如果我們具備了上述成熟而獨立的人格,騙子在我們面前將無所遁形。

 

 

 

 

關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http://www.lnyyrc.com

心理健康:http://www.xmxljg.cn

心理輔導:http://weibo.com/fjxlzx/

心理治療:http://blog.sina.com.cn/xmxlys

企業(yè)微博: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關文章

時間 : 2018-04-05
標簽 : ,,,,,,,,,,,,,,,,,,,,,,,,,,,,,,,
分類 : G 學習力提升
評論 : 0條

= 10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