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說“等等”的危害

136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對孩子說“等等”的危害

 

昨天下班回家,正在房間里擺弄玩具的兒子狂奔到門口迎接我。他拉著我的手:“媽媽。媽媽。。。?!币恢苯兄.敃r用手機和朋友聊天,就沒在意兒子說了什么。

 

“等一下,媽媽一會兒歸來。”我脫開他的手,拿著手機坐在沙發(fā)上,繼續(xù)跟同學(xué)聊天。

 

“快去看看你兒子,在房間里生悶氣呢。”婆婆提醒我。

 

我放下手機,來到兒子的房間。此時已經(jīng)過去了半個小時。兒子看到我,“哇”的一聲趴在書桌上大哭起來。我以為他是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欺負了,一分鐘后,他發(fā)泄完了,慢慢停下來抽噎地說:“不要等一下,不要等一下?!蔽疫@才明白,他是被我“欺負”了,被我剛進門時的“等一下”欺負了。原來,他在幼兒園里畫的一幅畫收到了老師的表揚,還獎勵了一顆五角星和一塊糖。兒子一直在畫畫上沒什么天賦,也不喜歡顏料。那副畫,他應(yīng)該花了很大的勇氣和耐心。那顆糖,他想要拿回來跟我一起分享。但這份成就感,作為媽媽的我沒能及時跟他分享。在房間里等了很長時間之后,他失落、委屈、無助的情緒開始爆發(fā),就出現(xiàn)了開頭的那一幕。

 

“等一下”這三個字,幾乎是所有爸爸媽媽的必備詞匯。

 

“媽,快過來看啊?!薄暗纫幌?。。。。”

 

“爸,幫我拿一下作業(yè)本?!薄暗纫幌?。。?!?/span>

 

“媽,給我講這本故事書?!薄暗纫幌?。。?!?/span>

 

在孩子提出需求好,我們太多時候沒辦法爽快地回答一句“好的,來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句“等一下”。而恰恰就是這脫口而出的“等一下”,是孩子最不想聽到的回答。我在群里向媽媽詢問關(guān)于對“父母回答孩子等一下”這一問題的看法時,一位媽媽的回答讓人深思:等一下,表面看是我們給孩子的一種回應(yīng)。但這句話其實每一一定實際意義,它不帶有任何感情色彩。每一接受也沒有拒絕,每一肯定也沒有否定,沒有其他具體信息。說白了,這句話說了也相當于白說。這句話比較直接拒絕孩子,或者坦白孩子“媽媽沒空,你自己來”更有殺傷力。這相當于你無意識里給孩子畫了一張餅,孩子滿懷希望,等來等去等了一場空。

 

然后,她給我們講了一個小故事:小時候,會有人走街串巷地賣冰棍。一次我聽到叫賣聲后就跑去跟媽媽說:“媽媽,我想吃冰棍”。媽媽正坐在縫紉機前做衣服,就跟我說了句“等一下”。可眼看著賣冰棍的人越走越遠,媽媽孩子沒有起身拿錢的準備。那時候吃冰棍還是有些奢侈的,一個五六歲的孩子也不敢太催促大人,生怕一不小心,媽媽就反悔了,最終,我也沒能在冰棍車離開前拿到錢,那種失落,至今記憶猶新。

 

無回應(yīng)之地便是絕境。而回應(yīng)并不是簡單地在孩子提出需求時給一句回復(fù),而是能夠認真地思考一下這個需求該如何處理。

 

“等一下”在很多情況下,就是父母再聽到孩子訴求時,所給予的一種機械回答。這種回答,有時候會被遺忘,有時候沒有被認真對待,但不管哪種,對孩子而言都不是想要的一種答案。多次的“等一下”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只是不想搭理我,他們有比我更重要的事情做。這種想法對親子關(guān)系的傷害是致命性的。一句“等一下”,帶給孩子的并不僅僅是情緒上的失落、對父母信任的缺失,更多的是父母言傳身教給他的非正面信息。如本作家谷口雅春說: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性言行,對培養(yǎng)孩子的人格有最強的說服力。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鏡子,反映著家庭和父母的精神。辦公室有位同事,做事拖拉。“等一下”“一會兒就好”就跟他的口頭禪一樣,每天都會聽到,不管旁人怎么催,他都一副不著急的樣子。以至于后來,當我們再跟他有業(yè)務(wù)往來時不得不站在他的辦公桌前,監(jiān)工一樣看著他把東西完成發(fā)出。誰都不想,再等他那不確定的“等一下”。這位同事的拖延癥原封不動地復(fù)制到了他的兒子身上。每每有人在辦公室說起輔導(dǎo)孩子的作業(yè)問題,他總是一肚子的苦水:我家那個孩子啊,做個作業(yè)磨磨蹭蹭,每天都得到半夜。。。。,這不就是他自己面對工作時的樣子嗎?幾乎可以想象,當孩子向他提出訴求時,他傳遞給孩子怎么樣的消極懈怠。“我爸就是這樣做事情的?!?/span>

 

與鄧麗君、山口百惠齊名的歌手陳美玲,還有一個更耀眼的頭銜:三個斯坦福大學(xué)高材生的媽媽。在她的教育秘籍里,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孩子發(fā)問時,永遠不會讓他等一下,她說即使自己在燒菜,兒子走過來問她:“媽媽,為什么天是藍的?”他也會第一時間把火關(guān)掉,及時回應(yīng)兒子:“問得很好,我們一起去找答案吧?!备改傅募皶r回應(yīng),保護了孩子探索欲和求知欲,也是在給孩子傳遞著一種信息:無論任何事情都應(yīng)該由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同時,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內(nèi)心安慰。然而總有很多時候,父母是沒辦法立刻就給孩子回應(yīng)、立即滿足孩子的。比如,這邊正上廁所呢,門口的小朋友敲著門:“媽媽,媽媽,我要看這本書。。。。”

 

面對這樣的情況,身為幼兒園教師的表妹有一套萬能的“數(shù)數(shù)法”:媽媽在上廁所,你數(shù)到十,媽媽就出來陪你看書了。表妹兩歲的孩子就那樣等在門口認真地從一數(shù)到十,開心地看著媽媽打開門出來。我很認同表妹的做法,當孩子的訴求無法當場滿足時,向孩子解釋清楚原因是對孩子的尊重,而讓她數(shù)數(shù)則是給孩子一個時間期限,讓她心里有數(shù)。這便是給予了孩子積極的回應(yīng)。所以,所謂積極回應(yīng)、無條件滿足并不是把孩子的需求不分情況的照單全收。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給他尊重和理解。如安心在《遠遠的背后帶領(lǐng)》一書中所說:有了尊重,沒了傷害。

 

演員胡可作為兩個男孩的媽媽,在養(yǎng)育孩子上有一個“胡可句式”:“媽媽知道。。。但是。。?!毕瓤隙ê⒆拥脑V求和情緒,再給孩子解釋原因。這種接納和共情不僅給了孩子尊重,更能讓孩子看到媽媽的理解和愛。在用了表妹的“數(shù)數(shù)法”和“胡可句式”之后,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事情變得容易起來。兒子待在游樂場不肯離開,以前我會說:“這么晚了,再玩一會兒我們必須得回家了?!爆F(xiàn)在我會說:“媽媽知道你還想玩,但現(xiàn)在有些晚了,再玩十分鐘我們就回家吧?!比缓?,當著他的面設(shè)好鬧鐘,鬧鐘一響他總是可以愉悅地拉著我的手離開; 帶他去爬山時,走不動了要媽媽抱,以前我會說:“再堅持一下,一會兒就到了?!爆F(xiàn)在我會說:“媽媽知道你有些累了,但媽媽也累,我們再數(shù)一百個臺階就能到山頂了。”就這樣,他數(shù)著數(shù)著自己爬完了。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很簡單:父母的重視和理解。而這些重視和理解往往都是在細枝未節(jié)中體現(xiàn),父母的一句話可能會給孩子心里插上一朵盛開的花,也可能會給他涂上黑暗的底色。把“等一下”“過一會兒”這樣的模糊詞匯換成“等五分鐘”“過十分鐘”,把“我在忙,你自己先去玩”共情為“我知道你想讓媽媽陪你玩,但是媽媽有工作要處理。。?!边@些并不僅僅是表達上的改變,而是作為父母的我們花在孩子身上的思考。而思考的父母,養(yǎng)不出差的孩子。

 

關(guān)注心靈健康(預(yù)約) 0592—5515516

關(guān)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dǎo))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www.lnyyrc.com

心理健康網(wǎng):?http://xmxljg.com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guān)委大廈1108室

廈門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尊重您的個人私密,使隱私權(quán)得到充分的保障)


?相關(guān)文章

時間 : 2019-01-17
標簽 : ,,,,,,,,,,,,,,,,,,,,,,,,,,,,,,,,,,
分類 : L 老人關(guān)愛
評論 : 0條

= 15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