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常見的誤區(qū)

108

廈門心理咨詢-德仁心心理咨詢機構(gòu):家庭教育中常見的誤區(qū)

 

在我國大約有90%以上的父母們正在用不正確的方法教育著孩子,這是我國實施素質(zhì)教育所面臨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以下誤區(qū):認為把道理講清,孩子就應理所當然地按道理去做

 

這是我們家長最常犯的一個誤區(qū)。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對著孩子不停地講道理,認為只要把道理講清,孩子就應該理所當然地按著道理去做。假如你跟一個五歲的孩子說:“長大了要當科學家,知道嗎?”孩子說:“知道!”可是孩子真的知道嗎?事實上,我們所說的大多數(shù)道理孩子是聽不懂的,孩子是通過行為來學習,通過感覺來體會道理的,根本不是按著道理去做事情的。孩子的天性是絕對按照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原則去做事,而不是通過理性思考再去行動。通常在孩子心中總是有這樣一種困惑:同樣一種行為怎么有時會獲得表揚,有時卻是批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孩子心中是弄不明白的。

 

我想起自己小的時候大約六歲那年的夏天,父親開著拖拉機回家取東西時把車停在院外,結(jié)果出門時正好有朋友從遠方來,寒暄著進屋。父親說:“誰去把車閉了?”這時我挺身說:“我去吧!”父親:“你能行嗎?”“能行,我看過你閉車?!闭f著就跑出去,爬到車上一掰油門兒,車熄火了?;貋頃r父母一齊夸我:“兒子你真聰明,能關(guān)車了,好樣的!”父親的朋友也夸張地說:“小家伙你怎么這利害,都能關(guān)車了,太利害了!”我當時那個高興??!那種自豪感別提了??墒虑闆]過一周,父親又開著車回來,還是把車停在了上次的地方,父親急急地剛進屋,我就跑出去。然后還是爬到車上把油門一掰,車又熄火了,等父親出來看:“誰把車關(guān)的?”“我呀!”父親怒了:“誰讓你關(guān)的,胡鬧!”我當時委屈極了,本來還等著他夸我呢,卻不想得到的是怒訴。當時我真的弄不懂了:“同樣一個行為,怎么上次表揚我,而這次就會批評呢?到底為什么呢?”后來看見父親吃力的搖了快半小時的時間才把車給打著火,我才覺得這事可能不對了,但我當時還是不能理解:同樣的行為,有時會讓父母高興、有時又會讓他們不高興。對于我們成人的世界,所有的理解都包含著誤解。更何況我們的孩子,他們還不懂得成年人的做事規(guī)則,更無法完全理解成年人心中到底要表達的是什么?孩子聽不懂太多的道理,孩子是通過行為來體驗,通過感覺來學習的,而不是按照理性來做事。

 

認為打罵完孩子后只要哄好就沒事了,不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這是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個大誤區(qū)。孩子在被打罵完之后,表面上哄好沒事了,實際上他被打罵的感覺永遠地存留在潛意識里,但他自己并不知道,直到成年以后總是出現(xiàn)一種緊張、焦慮、自悲、情緒低落的狀態(tài)。這實際上是孩子在童年被父母打罵時的一個惡性“心錨”留在潛意識里,構(gòu)成了他現(xiàn)在的潛意識性格。一旦有相同的環(huán)境因素觸發(fā)的時候,便會誘導出他當時被打罵時的一種生理反應——恐懼、焦慮,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心錨”。孩子在七歲之前很難搞清楚為什么會被打罵,只有通過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的經(jīng)歷,他才能理解為什么同樣的行為會有不同的待遇。如果父母破壞性地打罵完孩子,一旦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就很難再調(diào)整過來。孩子的天性是討好父母,只有做一件事情能給他帶來快樂,又能獲得父母的確認、表揚、鼓勵,他才會積極地去做;一旦他所做的事被否認或受到批評,他的生理就會發(fā)生反應,神經(jīng)系統(tǒng)開始僵硬,表現(xiàn)出思維遲鈍、行動緩慢,既做不好,也學不會。人的思考模式是聯(lián)想運作,人腦中的任何兩件事都可能形成聯(lián)系。童年所受到的傷害會永遠存留在孩子的潛意識里,所以父母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認為孩子理所當然地應該聽家長的話

 

這種觀點是影響我們最深刻的民族垃圾。它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悲劇?!昂⒆硬宦犖业模 边@是許多家長常說的一句話,那么我想告訴你,你的孩子聽你話只有兩個原因:一是你說的話是對的并且對他有好處;二是你們相互約定好必須按規(guī)則做。

 

在盧梭的《愛彌兒》一書中講了奴役與支配的來源,父母讓孩子無條件服從,“因為我是你爸,是你媽,所以你必須聽我的話”,這會在孩子的心中形成被奴役與支配兩種可能性的認識。一種是我離不開對方,對方是個比我更強大的個體,供我吃穿——導致支配;另一種奴役,對方是奴隸主,它擁有我的身體甚至我的精神,所以我是他的財產(chǎn)。這樣在孩子成年后就產(chǎn)生兩種根本性的性格特征:要么支配別人,奴役別人;要么被人支配,被人奴役。就是無法擁有平等的觀念和獨立的人格。如果想讓孩子聽你的話,你就要先培養(yǎng)孩子的平等觀念和獨立人格。與孩子平等相處,引導孩子正確思考,讓孩子獨立做出選擇,千萬不要強迫孩子聽我們的話。因為你無法證明你說的話一定是對的,就象孩子想吃香蕉而你卻認為蘋果才富有維生素,所以吃蘋果是對的。這只能證明是你的看法,卻不一定是孩子的需要。

 

有條件地愛孩子

 

我們教育孩子時總說的語句:你要好好學習,我就會給你什么什么,就會怎么怎么樣。只有孩子做出相應的行為家長才會給相應的條件,這叫有條件的愛。有條件的愛會直接導致孩子根本學不會感恩,學不會自律。我的行為是為了換取你的那個條件而做,如果一個人是在有條件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它的自我價值根本就確立不起來。當父母無條件地愛我們的時候,我們才能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被愛的,我們才會產(chǎn)生安全感,產(chǎn)生自我價值感。當我們在孩子作出相應的行為不能給相應的愛的時候,在孩子心中根本激不起做人的尊嚴和安全感,我們必須把對孩子的愛和孩子的行為分開。即使孩子的行為惡劣,你仍然要無條件地去愛孩子。這是確保孩子自我價值形成的惟一方法,是父母的愛確立了孩子的自我價值。孩子的自我價值建立起來了,他的行為就可以得到調(diào)整,否則一味地指責孩子的行為一點意義都沒有。我們待別人的態(tài)度實際上最終是別人待我的態(tài)度。父母奴役支配我們,我們學會粗暴對待別人,是因為別人粗暴地對待過他。因為在人之初的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應該怎樣對待別人。當一個人有條件地被愛時,他就會知道愛這個東西是需要交換的,只有無條件的愛才是真愛,否則只是一種交換。

 

認為只要說一次孩子就應該記住,教一次孩子就應該學會

?

這種可能性是沒有的,恰恰說明我們在教育孩子時太缺乏耐心。

 

孩子們需要通過反復的行為才能把一個生活技能記住,請回憶一下馬迪?金的詩。孩子們太弱小無法反抗就會記在心靈里,如果孩子的自尊心被傷害過,就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如果孩子有逆反心理是件好事,它說明孩子在維護自己的自尊心跟你戰(zhàn)斗。他不問你的話對錯,他采取的對策是對你所說的話一概對抗,這叫逆反心理。有逆反心理說明他有自尊心,如果一個人自尊心被傷害,沒有逆反心理會產(chǎn)生兩種結(jié)果:一種是玩世不恭,你說你的,我做我的,有時表面應付,實際不聽;另一種是沒皮沒臉,一旦自尊心傷害,說什么都沒用。自尊心是精神人的極點,要想把一個孩子教育成為真正的人,一定要保護好他的自尊心。美國大教育家說過:“教育無小事?!彼哉f,只教一次就會,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實際上,每一個人都是經(jīng)過反復行為,被鼓勵,被確認,才學會最初的生活技能的。除了吃飯之外,其它生活技能都是要學來的。這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過程,家長們一定要有耐心。

 

3

關(guān)注心靈健康(預約) 0592—5515516

關(guān)注心理健康(團體輔導)15305020431

心理官方網(wǎng):?http://www.lnyyrc.com

心理健康網(wǎng):?http://www.xmxljg.cn

企業(yè)微博網(wǎng):?http://e.weibo.com/xmxljg

企業(yè)博客網(wǎng):?http://blog.sina.com.cn/xmxljg

機構(gòu)地址:廈門思明區(qū)嘉禾路337號中關(guān)委大廈1108室

溫馨提醒: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本版案例細節(jié)均經(jīng)過處理,請不要對號入座。


?相關(guān)文章

時間 : 2019-08-03
標簽 : ,,,,,,,,,,,,,,,,,,,,,,,,,,,,,,
分類 : E 親子家庭教育
評論 : 0條

= 12 + 7

?